本報北京11月2日電(記者楊舒)北京時間11月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在線發(fā)表了兩項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領銜開展的瓜類作物基因組研究成果。科研團隊分別成功構建出甜瓜和西瓜的全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了兩種水果的馴化歷史“族譜”,為西甜瓜分子育種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資源和選擇工具。兩項成果的發(fā)表將進一步強化我國在瓜類作物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原始的野生西瓜和甜瓜味酸苦,是什么促使它們演化成為今日的甜美口味?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徐永陽介紹,其所在團隊聯合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等19個國內外科研機構,歷時5年,分析了千余份甜瓜種質資源的基因組變異,構建了世界首個甜瓜全基因組變異圖譜,勾勒出甜瓜復雜的馴化歷史。
“我們發(fā)現,甜瓜可能發(fā)生過三次獨立的馴化事件,其中一次發(fā)生在非洲地區(qū),另外兩次發(fā)生在亞洲地區(qū)并分別產生了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兩個栽培亞種,導致這些品種有不同的‘祖先’。”徐永陽說。研究表明,三次獨立馴化“異曲同工”,都導致野生甜瓜失去了苦味和酸味并獲得了甜味。
西瓜的馴化過程則相對簡單,自人類開始第一次馴化栽培西瓜后一脈相承。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介紹,研究團隊通過對400多份西瓜種質資源的研究,完成了高質量的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首次明確了西瓜7個種之間的進化關系,并發(fā)現野生黏籽西瓜是距現代栽培西瓜親緣關系最近的種群,也發(fā)現了利用野生西瓜進行抗性改良的基因組痕跡。
兩項成果的研究團隊表示,甜瓜西瓜馴化歷史的揭示和相關基因位點的發(fā)現,將為甜瓜西瓜生物學研究和分子育種遺傳改良提供新的工具和數據支撐,助力培育出更多更為美味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