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在剛剛走過的2013年,中國農科院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獎成果6項,首次實現自2000年以來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全覆蓋;在NATURE、SCIENCE等頂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創歷年發表數量之最。這些值得載入史冊的成就完全得益于科技創新工程所開創的科研新視界。
據陳萌山書記介紹,一年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立足長期研究積累形成的優勢特色,圍繞“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兩大使命和“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戰略目標,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統領,以建立全面系統性、產業導向性、特色差異性、發展前瞻性的新型學科建設體系為主線,按照“優”、“特”、“精”的原則,建立了8大學科集群、130多個學科領域和300個左右重點研究方向的三級學科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科研方向分散重復問題,使全院步入了以學科建設引領科研任務和現代院所建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同時以研究所為實施主體,以科研團隊為實施單元,構建了項目、人才、平臺、資金、制度等資源向學科集聚的新機制,實現了全院“一盤棋”布局,激活了全院的創新活力和創新效能。
唐華俊副院長告訴記者,在學科體系主導下,全院以“研究方向”為基本單元,明確了每個重點研究方向未來5-10年的研究選題,組建了首批193個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和科輔人才齊備的科研團隊,采取持續穩定支持的科研組織模式,營造了科研團隊專注科研的環境,徹底改變了科研方向隨競爭性、短期性科技項目搖擺的被動局面和“小課題組”,“夫妻店”等“小散亂”、不符合農業科研長周期規律的局面。
為增強團隊凝聚力,科技創新工程按照“以需設崗、以崗聘人、崗位固定、人員流動”原則,堅持德才兼備的標準,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首席科學家、骨干專家、研究助理等優秀人才,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了以研為先、以人為本的新型人才培養任用機制,賦予了首席科學家根據各崗位人員表現和考評結果調整崗位人員的權利;對進入創新崗位的人員實行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和崗位績效“三元結構”薪酬制,年度考評結果直接與薪酬掛鉤,優秀比例不超過20%,不稱職或連續2年考評排在末位的團隊成員將退出創新工程;為充分發揮績效考評對全院學科布局調整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引導作用、對院所發展的撬動作用,采取了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為導向,院、所、團隊、崗位“一年一監測、三年一評估、五年一考核”的分級分期分類績效考評制度,考評結果直接與績效獎勵、年度預算、人員薪酬掛鉤。
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豬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奎深有感觸地說,科技創新工程公平量化的績效考核與薪酬激勵制度讓科研人員更加用心,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持讓科研人員更加安心,靈活、科學的經費管理機制令科研人員更加省心,現在投入科技創新工作更加全心。
據了解,通過“開放、競爭、流動”的科學用人機制、“定崗定酬、績效激勵”的分配機制和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制度三箭齊發,不僅使創新資源不斷向創新能力強、創新效率高的創新單元集結,還充分調動了廣大科研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提高了院所自主創新能力、整體運行效率和資金投入產出率,形成了競爭向上、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在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后,各項科研產出數量實現了翻番,在農科院首次研究所評價中獲得發展速度排名第一;棉花研究所申請到國家自然基金10項,首次突破兩位數。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入侵生物預防與監控團隊,申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發表學術論文30篇,申請專利1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藥化學與應用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鑒定成果1項,發表論文32篇,申請獲得國家專利5項,培養1名博士獲得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1名獲得中國農科院優秀博士畢業生,在讀的1名博士生和2名碩士生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棉花抗逆遺傳改良創新團隊的首席科學家李付廣告訴記者,科技創新工程廣闊的科研新視界,為我打開了一片新的科研世界,帶來了新靈感,也給身邊的科研氛圍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讓我們團隊結構得到優化,在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上找到了平衡點。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