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2025農業展望大會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5—2034)》(以下簡稱《報告》),對未來十年我國20種(類)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消費、貿易、價格走勢等進行了展望。《報告》顯示,未來10年,中國農業新質生產力將迎來系統性突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將實現量質全方位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將顯著增強,預計糧食單產水平將提高7.8%,達到421千克/畝。
“當前,我國農產品呈現量足價穩態勢。”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許世衛介紹,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公斤,大豆油料擴種成果有效鞏固,大豆產量連續三年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進一步提高。目前,冬小麥長勢總體較好,春播糧油意向面積基本穩定,蔬菜在田面積穩中有增,畜禽產能充裕,“米袋子”“菜籃子”穩產保供基礎牢固,國內農產品消費回暖勢頭持續鞏固,市場價格企穩回升,市場信心持續向好。
《報告》展望,2025年,隨著大面積單產提升推進力度不斷加大,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不斷提高,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17.87億畝(1.19億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單產繼續提高,為397千克/畝,糧食產量將達到7.09億噸,比上年增長0.4%。
面向未來10年,《報告》展望,隨著我國耕地占補平衡制度不斷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健全,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基本穩定,預計2034年穩定在17.90億畝(1.19億公頃),其中小麥面積基本穩定,稻谷、玉米面積減少,大豆面積保持增長趨勢。
而在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加速提升及高產優質抗逆的糧食新品種加快培育推廣支持下,我國農業生產力將實現突破性躍升,未來10年,預計玉米、大豆單產將分別達到490千克/畝、185千克/畝。隨著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以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深入實施,糧食產量穩步增長,預計2034年將達7.53億噸。在糧食供需關系上,我國糧食供需緊平衡將成為長期態勢,但產需平衡壓力有所緩解,糧食自給率將提高至90.5%。
自2014年起每年召開的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已成為國內外了解農情、分享信息的重要公共平臺,在增強農產品市場調控主動權、提升各類市場主體應對市場變化掌控權和持續擴大國際市場話語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