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丁質生物合成的機制(中國農科院植保所供圖)
9月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楊青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龔勇研究員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歷時15年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
該研究突破全球幾丁質農藥領域一個近50年的發展瓶頸,解析了大豆疫霉菌幾丁質合成酶的冷凍電鏡結構,首次揭示幾丁質生物合成的完整過程,并闡明了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能夠抑制幾丁質生物合成的機制。
楊青團隊研究解析了大豆疫霉菌中幾丁質合成酶的冷凍電鏡結構,首次揭示幾丁質生物合成的完整過程包括三個步驟:酶與底物結合、新生成的幾丁質鏈延伸、產物釋放,并闡明活性小分子尼克霉素抑制幾丁質生物合成的機制。
據介紹,該論文是全球農藥領域近年來最重要的基礎研究進展之一,是我國科學家在農藥分子靶標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有助于創制出重量級的綠色農藥品種,提升農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對農業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保障我國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