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巴基斯坦農業合作研討會在伊斯蘭堡舉行 劉暢攝
中國與巴基斯坦同為農業大國,兩國在農業領域的經驗和技術值得彼此借鑒與分享。當地時間17號,由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中國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聯合舉辦的中國與巴基斯坦農業合作研討會在伊斯蘭堡舉行。來自中國、巴基斯坦以及國際機構的農業專家們探討了中巴小農戶如何適應氣候變化,以及如何將中國的成熟農業技術運用到巴基斯坦農村社區。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巴基斯坦國別主任于貝爾·畢爾德在研討會上表示,近年來,氣候變化給全球農業帶來了深遠影響,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將巴基斯坦列為全球氣候最脆弱的十個國家之一。氣溫升高和季風的變化給巴基斯坦的農業帶來巨大挑戰。中國與巴基斯坦在農業多樣性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在農業上取得成績值得巴基斯坦借鑒。“我們都知道中國農業在今天取得的優異成績,中國使用了最新的技術來確保農民和農業機構的盈利和發展。我們也都知道中國在植樹造林方面取得的成功,他們種植了超過100萬公頃的林地,通過這種可持續的方式來阻止中國北方的沙漠化。鑒于兩國在發展背景上的相似性,中國在農業發展方面的經驗可能很適合巴基斯坦,并為巴基斯坦農業發展增添新的方法?!?/p>
在巴基斯坦,人口的不斷增加對水資源的需求加大,而持續干旱的氣候變化進一步加重了農業部門的壓力。為此,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北京林業大學的居輝、劉勤、馬欣、王建東、張克斌等專家學者分享了如何以技術創新、沙漠防治、高效灌溉等方式應對氣候變化對農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東說,巴基斯坦農業專家在考察新疆的時候,看到同樣干旱少雨的新疆因為用了高效節水的灌溉技術,綠樹茵茵、瓜果遍地,非常羨慕,希望向中國學習,他此次前來巴基斯坦,也是希望將中國先進的滴灌技術與巴基斯坦的農業專家們分享。“卡拉奇這種地方的水資源很緊缺,我們建議,如果有條件可以安裝滴灌技術。我們國家在大田作物的滴灌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因此,我們這次把中國的一些成功的經驗和系統的設計理念和巴基斯坦的農業專家進行交流,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對他們提供技術支撐,甚至可以引進中國廠商在這邊建廠,生產設備?!?/p>
目前,農業合作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第二階段的重點。據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經商參處二等秘書顧文亮介紹說,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5個農業合作項目正在或者即將實施,其中包括中巴農業技術聯合實驗室項目、援巴農機裝備和農具項目、中巴農業示范站項目、中巴菌草種植示范推廣項目、中巴農業技術培訓項目?!爸邪蛢蓢褜ⅰr業發展與減貧’確定為長期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促進農業合作與交流一直是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的工作重點。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新階段,中國與巴基斯坦應為實現共同目標,攜手合作。”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巴基斯坦國別主任于貝爾·畢爾德說,在過去40年間,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巴基斯坦執行了27個農業項目,總費用28億美元,使1700多萬巴基斯坦人受益。中國作為農業發展基金的重要成員國,對巴基斯坦的農業項目給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