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徐頂鄉百合種植田內,百合種植農戶圍著專家問詢如何治理百合連作難題。近日,在這里舉辦百合土傳病害防控關鍵技術現場觀摩會上。種植戶牟業發和他的哥哥指著地里的百合高興的說:“三年前才知道土壤消毒技術,當時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建議我們試試。”
“種了幾十年的百合,以前都依靠輪作才能解決種不出來的問題,一般旱地輪作需要等3至8年的時間,曹老師的技術讓我們不用等那么長的時間,采挖百合后熏下地就可以當年種,太好了。”牟業發說,現在地里百合已經長了三年了,綠油油的長得特別好。
這位被農戶牟業發掛在嘴邊的曹老師就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曹坳程,該科研團隊持續多年的研究攻關,構建了“百合土傳病害防控技術體系”。
曹坳程介紹,他們科研團隊針對不同物質形態的熏蒸劑,制定了不同的土壤消毒技術規程;研發了配套的土壤消毒系列機械裝備,如施用固體熏蒸劑棉隆的自走式精細旋耕施藥機,施用液態熏蒸劑氯化苦、威百畝等藥劑的電噴式注射施藥機,適用有機農業的精旋土壤火焰消毒機,解決了熏蒸劑高效施藥的技術瓶頸。其中自走式精細旋耕施藥機,旋耕深度達30至40厘米,不僅可以解決人工撒施藥劑不均勻問題,而且在施藥同時,還可進行秸稈還田與解除土壤板結。
曹坳程認為,“百合土傳病害防控技術體系”是解決高附加值作物重茬種植的又一成功案例。此前,土壤消毒技術在生姜、山藥、三七、人參、中藥材等作物上應用,大幅度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解決了千百年來這些作物重茬種植的難題。該技術的高效安全應用,全面提升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該項技術也入選農業農村部2021年農業主推技術。
據了解,“蘭州百合”是全國唯一食藥兩用甜百合,也是蘭州市乃至甘肅省的特色產業,以其鮮明的特色和質量,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并熱銷海內外。由于蘭州百合在國內外均有巨大市場,其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但百合枯萎病、根腐病和細菌性軟腐病,以及線蟲病等土傳病發生嚴重,嚴重限制產業的發展,種植戶迫切需要新技術去解決百合種植的連作障礙問題。
曹坳程說,當前,“百合土傳病害防控技術體系”在甘肅蘭州百合上應用已經有4年時間,通過中國農科院專家和社會化土壤消毒公司合作向農戶們的示范的技術培訓,該技術已獲得當地種植戶和主管部門的認可。該技術如能大面積推廣應用,將顯著增加農民的收入。
現場觀摩會后,曹坳程又作了“土壤消毒技術及要點”的培訓,來自甘肅省農科院、甘肅省農技推廣總站、甘肅省植保植檢站、以及社會化土壤消毒公司和當地百合種植戶參加了培訓活動。不少參加培訓的人員表示,短暫的培訓很有收獲,他們希望有更多機會參加這樣有現場觀摩和講解的培訓。他們將把學到的技術應用到百合和其他高附加值作物的實際種植生產中。
據悉,該技術已在湖南邵陽龍牙百合、龍山卷丹百合上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