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五屆農科開放日暨海淀區“科普之春”活動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正式啟動。此次農科開放日以“科技科普惠農 科學素質提升”為主題,35個院屬單位同步舉辦。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一直以來,中國農科院高度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積極發揮農業科研國家隊專業優勢及農業科研工作者的人力智力優勢,依托優質農業科普資源,著力開展高質量農業科普工作。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 本文圖片均為中國農科院提供
本次農科開放日活動由農科院科學技術協會與海淀科協共同舉辦,活動積極融入農業科研場景,吸引公眾現場體驗農業科研工作,觀看科技表演秀,打卡農業科普市集,感受中國農科院作為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
在現場科普集市中,中國農科院35個單位在農業科普市集中展出200余種特色農產品,同時還邀請到中科院微生物所、頤和園、弗萊山莊等院外單位開展非遺手工傳承、文創展覽、機器人表演活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語言,宣傳農業科學知識,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倡導科學方法,拉近公眾與農業科研工作者的距離。
當天,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了 “探秘外來入侵物種 守護農業生物安全”專場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三個主題活動區,包括科普宣講區、科普展覽區和科普游戲區。公眾通過觀看外來入侵物種識別科普視頻、聽取入侵防控科普講座、學習入侵生物法規制度,身臨其境逛游科普展覽和實踐參與入侵生物科普游戲以及制作體驗,寓教于樂,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眾體驗入侵物種拼接畫、標本制作和自然筆記等動手制作實踐活動
主辦方介紹,農科開放日自2019年設立以來,共吸引超過1800余萬社會公眾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活動旨在帶領社會公眾走進中國農科院,近距離感受農業科普魅力,為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以及弘揚傳承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