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近日研究發現,“內質網I型α-甘露糖苷酶”能誘導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繼而抑制艾滋病病毒復制,最終有望達到治療目的。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美國出版的《生物化學雜志》上。這是繼去年首次揭示人體內存在降解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天然免疫通路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后,會在細胞內形成一個潛伏病毒庫,在中斷治療后能迅速釋放病毒,導致繼續感染。因此,臨床上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只能抑制病毒生長,不能徹底清除艾滋病患者體內的病毒,致使艾滋病無法得到治愈。”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基礎免疫研究團隊鄭永輝研究員介紹說,這一難題長期困擾著世界各國從事艾滋病研究的科研人員。
據介紹,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是啟動病毒感染的關鍵蛋白,抑制囊膜糖蛋白的功能具有抗病毒的治療作用,而直接阻斷其在細胞內的合成則能達到根除病毒感染的目的。為此研究人員在對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天然降解通路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后,發現了一個抑制該降解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該化合物通過抑制I型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阻斷病毒囊膜蛋白的降解。研究人員對I型α-甘露糖苷酶家族進一步篩選,最終發現其家族成員之一的“內質網I型α-甘露糖苷酶”能夠誘導艾滋病病毒囊膜糖蛋白降解,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復制。
“該研究不僅對艾滋病治療意義深遠,而且對開發廣譜高效的抗病毒方法治療其他病毒感染,尤其是應對新型、突發性、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如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等,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鄭永輝說。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