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質標所”)獲悉,該所農業標準物質創新團隊堅持聚焦農業領域核心計量技術和急需標準物質,著力開展標準物質研制關鍵技術研究和重要標準物質創制。2014年以來,該團隊已獲得國家有證標準物質近200項,其中代表最高測量準確度水平的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9項。
“標準物質是國家質量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作為‘測量砝碼’,確保‘檢得準’。”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行政審批部主任楊揚仲夫介紹,隨著我國質量時代的開啟,國家日益重視標準物質研究與研制,《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要求實施標準物質能力提升工程,農業領域重點研制農產品中農用化學品殘留、環境污染物、生物毒素、功能性成分、品種品質與真偽鑒別,以及重大動植物病害預警與診斷生物標志物檢測等標準物質。
“農業領域范圍廣,對標準物質的需求大,但我國農業標準物質研發起步晚、學科新、力量弱、缺口大,農業領域標準物質供給嚴重不足。”質標所農業標準物質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李亮說,重要急需標準物質、標準樣品大量依賴進口,制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環境、主要農業投入品等重要監測計劃與檢測標準的有效實施。
近年來,質標所農業標準物質創新團隊突出技術創新與產品創制協同發展,發揮行業優勢和領域特色,重點圍繞農產品和飼料質量安全“產”“管”過程中急需的標準物質,從“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要標準物質研制—成果推廣應用”全鏈條布局工作任務。同時,團隊注重科企深度融合,先后與行業龍頭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標準物質產檢學研新平臺。
“下一步,團隊將繼續開展農產品與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物質研制,并進一步向種子、土壤、農業生物安全等領域加速拓展,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當前生物育種產業化正在擴面提速,要加快該領域的定量標準制定及有證標準物質研制。”李亮說,我們將攻克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引領性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及相應標準物質產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