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至2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果樹研究所”)和河北省阜平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阜平林果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暨產銷對接會在河北省阜平縣舉行。與會專家圍繞科技助推阜平果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展開深入研討,為加快當地林果產業發展提出多項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會上,果樹研究所所長曹永生表示,在阜平發展果業、打造高山果品品牌具有政治優勢、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后發優勢等四大優勢。為加快林果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首先,要做到“一地三用”,即發揮好果業的生產功能、生態功能和紅色資源旅游功能;
第二,做到“一地三品”,即針對目前國內果品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現狀,要先生產出優品,進一步生產出珍品,再進一步生產出極品;
第三,走“三產融合”發展道路,即第一產業要上水平,第二產業要上規模,第三產業才能大發展;
第四,注重“四品”提升,即著力提升果樹品種、果品品質、品味,更要提升水果品牌效應;
第五,注重“五老”協同,即政府要高度重視果業發展,企業要強化示范帶動以提升產業效益,專家通過強化科技支撐助力產業發展,有力保障老鄉權益,同時要把國外的先進技術、智力資源吸引進來形成合力,共同促進阜平果業的高質量發展。
果樹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阜平果樹產業研究院院長周宗山介紹了阜平林果業基本情況、已有基礎和取得進展情況,發展優質林果業優越的自然環境、區位優勢和紅色旅游資源等比較特色優勢,以及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短板和問題。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處副處長趙少波充分肯定了阜平在水果產業發展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強調召開本次專家研討會是強化阜平果業轉型升級科技支撐的重要表現之一。
會上,曹永生和程海林為果樹研究所阜平果樹產業研究院揭牌。據悉,果樹研究所阜平果樹產業研究院緊緊圍繞阜平縣果樹產業的生態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需求,以提升果樹產業的科技含量、科技水平和產業效益為出發點,進行果樹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研發、引進與試驗示范,將產業研究院打造成為果樹品種引種基地、成果轉化基地、技術示范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國際合作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實現高端創新引領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