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采摘后,其營養成分是否就已經定型?近日,我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將采摘后的甜櫻桃,進行短波紫外線處理后,其營養成分富集程度都有了明顯改善。
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將采摘后的甜櫻桃進行短波紫外線處理后,風味和營養價值變高了。中國農科院供圖
該研究由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營養與功能團隊完成,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采后生物與技術(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上。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對水果營養功能認識的提高,高生物活性物質含量的功能性水果及其制品受到廣泛關注。甜櫻桃即其中之一。
團隊科學家張強介紹,類黃酮是甜櫻桃中重要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類黃酮中的花色苷,它是櫻桃果實顏色的主要決定者,同時,還具有抗氧化功能,因此一直很受重視,由于儲藏、運輸等需求,許多水果在完全成熟之前,就會被采摘,其營養元素的富集程度,糖酸比等,實際上都未達到最佳的狀態,張強介紹,“在果實的生長期,不論是花色苷還是可溶性固形物,都在不斷變化。怎樣讓果實在采摘后變得更好呢?科學家們嘗試用短波紫外線加以處理,張強介紹,“短波紫外線是一種簡單、安全、無污染的水果采后處理方法。在經過處理后,我們發現,果實的儲藏期變得更長了,相當于衰老延緩了。同時,果實中的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都有所提升,這意味著它的風味和營養價值也變高了”。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短波紫外線影響甜櫻桃類黃酮和花色苷的過程,闡明了這一變化的分子機制,為采后果實生物活性成分的富集調控提供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