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日報]種地也要講究“細節”
——農業局局長告訴你增產的秘訣
發布時間:2015-06-26
|來源: 《科技日報》2015年06月24日|作者:李禾
■一線對話
“很多農業種植方法農民是知道的,但在澆水施肥等很多細節上,傳統種植方法不夠科學,因此效果出不來。”山東省武城縣農業局局長張學豐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小麥綠色增產增效綜合技術模式示范項目,使綠色與科學在小麥生長的每一個節點上都能體現出來,真正實現了綠色增產增效。
張學豐舉例說,普澆越冬水是在11月下旬小雪節氣進行,由于這個時候,農民普遍在外打工不愿回來或者是在小麥播種后才澆水,“這是不科學的”。
他說,在冬季普澆越冬水是小麥增產的一項簡便易行的措施,不僅可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作用,還可踏實土壤、緩和地溫劇烈變化,防止凍害死苗,有利于培育壯苗越冬,消滅越冬害蟲、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有機物分解等,為小麥春季返青創造良好條件。
“澆越冬水時,忌用大水漫灌,灌水量以當天滲到地下為宜,地表不要有存水;掌握好時機,當溫度降至5—7攝氏度時開始澆水,降至3攝氏度時澆完為宜,我縣澆水適宜時間大約在小雪前后。”張學豐解釋說。
農民常在春節后小麥剛返青時施氮肥,張學豐說,氮肥后移就是把傳統的追肥時間適當后移至小麥拔節中后期或旗葉露尖時。“比如12點鐘是人最餓的時候,這時吃午飯,要比11點吃吸收好,下午也不餓。”氮肥后移不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還是防止小麥后期倒伏和早衰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并能在小麥生長后期延緩衰老,提高粒重。
葉面施肥是直接把肥料噴施在小麥葉面和莖稈上,養分能通過葉片吸收后直接參與代謝活動。張學豐說,在小麥中后期根系活力降低時,通過葉面施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葉面施肥還可補充水分和養分,調節小麥體內生理機能,具有延長葉片功能期、抗旱、抗青枯、抗干熱風的作用。
“很多農業種植方法農民是知道的,但在澆水施肥等很多細節上,傳統種植方法不夠科學,因此效果出不來。”山東省武城縣農業局局長張學豐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小麥綠色增產增效綜合技術模式示范項目,使綠色與科學在小麥生長的每一個節點上都能體現出來,真正實現了綠色增產增效。
張學豐舉例說,普澆越冬水是在11月下旬小雪節氣進行,由于這個時候,農民普遍在外打工不愿回來或者是在小麥播種后才澆水,“這是不科學的”。
他說,在冬季普澆越冬水是小麥增產的一項簡便易行的措施,不僅可起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作用,還可踏實土壤、緩和地溫劇烈變化,防止凍害死苗,有利于培育壯苗越冬,消滅越冬害蟲、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有機物分解等,為小麥春季返青創造良好條件。
“澆越冬水時,忌用大水漫灌,灌水量以當天滲到地下為宜,地表不要有存水;掌握好時機,當溫度降至5—7攝氏度時開始澆水,降至3攝氏度時澆完為宜,我縣澆水適宜時間大約在小雪前后。”張學豐解釋說。
農民常在春節后小麥剛返青時施氮肥,張學豐說,氮肥后移就是把傳統的追肥時間適當后移至小麥拔節中后期或旗葉露尖時。“比如12點鐘是人最餓的時候,這時吃午飯,要比11點吃吸收好,下午也不餓。”氮肥后移不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還是防止小麥后期倒伏和早衰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并能在小麥生長后期延緩衰老,提高粒重。
葉面施肥是直接把肥料噴施在小麥葉面和莖稈上,養分能通過葉片吸收后直接參與代謝活動。張學豐說,在小麥中后期根系活力降低時,通過葉面施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葉面施肥還可補充水分和養分,調節小麥體內生理機能,具有延長葉片功能期、抗旱、抗青枯、抗干熱風的作用。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