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發布會,正式啟動“智機科技行動”。“智機科技行動”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繼“使命清單制度”“強種科技行動”“沃田科技行動”“增糧科技行動”后,開展的又一項重大科技行動,將集聚全院農機裝備領域10個研究所20多個科研團隊力量,以農機裝備補短板、攻核心、強智能為目標,圍繞攻克農機裝備突出問題、強化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把握農機裝備研發科研規律,系統部署高效智能綠色農機科技攻關、農機科企科產協同創新和農機創新平臺建設,力爭到2030年,實現我國農機裝備和農機化技術跨越式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力支撐。
我國農業生產取得巨大的成就,離不開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的強力支撐。近年來,我國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71%,但依然存在裝備智能化、生產智慧化水平不高,關鍵核心部件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智機科技行動”著眼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的主要目標,聚焦農機裝備領域的國家重大戰略、前沿科技問題和重大科技平臺等需求,圍繞攻核心、補短板、強智能三個主要方向,集合工程學、農學、信息學等多學科力量,構建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展集中科技攻關大會戰,突破大宗農作物、設施農業、丘陵山地等關鍵裝備技術,加快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智機科技行動”包括六大戰略任務:農機全程機械化裝備技術、丘陵山地適用農業裝備技術、現代設施農機裝備技術、智能農業裝備技術、農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適宜機械化的農藝工藝標準。
據介紹,為推動實施“智機科技行動”,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智慧農業與裝備科學中心,構建起以國家使命為牽引、以卓越創新團隊和科學中心為實施主體、以績效為導向的重大任務聯合攻關機制,通過組織保障、集團會戰、多元投入、協同創新、要素集聚等五項舉措,確保科技行動順利實施,破解關鍵“卡脖子”難題,促進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跨越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所長陳巧敏研究員介紹說,“智機科技行動”將力爭2023年實現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糧食裝備智能化技術加速應用,主要經濟作物薄弱環節“無機可用”問題基本解決;2025年實現農機裝備和農機化技術“從有到全”,薄弱區域和環節機械化技術基本解決,機械化與信息化智能化進一步融合,產品質量可靠性和適應性顯著提升;2030年實現農機裝備和農機化技術“從全到優”,裝備可靠性和作業質量大幅躍升,智能化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