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12月7日中午12點,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癥狀。
針對布病的相關情況,12月7日,蘭州獸醫研究所舉辦講座,邀請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疾病中心王凌航主任醫師、錢芳副主任醫師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中心林紅主任醫師、天成華主任醫師組成的專家團隊舉行專場報告,為蘭州獸醫研究所學生和職工講解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防治有關知識,并在現場為大家答疑解惑。
血清學陽性意味著什么?
王凌航表示,血清學檢查陽性,說明接觸過布魯氏菌,肌體產生了相應免疫反應。這時候需要動態觀察2至4周,看看有沒有動態的變化,如果沒有,這種單純陽性就是個背景,并不直接指向未來的預后會怎么樣。檢查出陽性本身并不說明健康受到了損失。
布病感染應如何治療?
對于布魯氏桿菌隱性感染者,仍需要繼續接受醫學觀察。布病通常潛伏期為2至4周,通過觀察如果潛伏期沒有發病,應該是安全的。觀察期間,不需要吃藥。當前沒有癥狀,可以不吃藥。但不吃藥不是意味著不管,還是要監測。即使發病了,以當前的治療手段,積極治療也能獲得很好的療效,臨床治療沒有難度。
王凌航指出,一般布病的治療,治愈需要先用藥6周,停用藥一周,再用藥6周,加起來要13周,這是標準治療。布病是乙類傳染病,不需要隔離。目前沒有指南,只有專家共識,沒有確切的住院標準,一般病例都是門診口服藥治療。
布病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嗎?
王凌航表示,從目前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相關醫學文獻記載情況來看,“布病”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性很弱,正常人與發病人之間的傳播可能性極其有限。
目前的文獻中沒有檢索到布病通過呼吸道在人和人之間傳播的證據。
大夫在常年接觸布病患者過程中,沒有因為未帶手套觸摸肝脾腫大的布病患者而染病。除非大夫給病人做手術的情況下,直接暴露在病原體的環境下,才有可能傳播。
而且帶菌者在沒有發病,也就是沒有癥狀的情況下,活菌也沒有排出患者體外感染其他人的可能性。
據悉,事件發生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甘肅省疾控中心等單位聯合工作,設立流行病學調查組、治療專家組,到蘭獸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協調診斷治療。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蘭獸研干部職工、研究生工作生活秩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