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在京成功舉辦了"靶向真菌幾丁質修飾抑制劑研討會暨成果轉化簽約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孫坦,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總農藝師陶傳江,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劉萬才等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植保所所長陸宴輝主持。
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此次簽約的靶向真菌幾丁質修飾抑制劑,源于植保所楊青教授為首席的農藥分子靶標與綠色農藥創制創新團隊多年來在農業重大病蟲害幾丁質生物合成、組裝、降解與修飾機制的研究成果。
經過十多年的持續攻關,該團隊近年來先后在《自然》、《自然·通信》、《自然·微生物》等國際頂級期刊上連續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病原菌幾丁質生物代謝過程和靶向抑制機理。
這些重大理論突破為靶向病蟲害幾丁質相關的生物學過程、開發人畜安全的綠色農藥奠定了核心基礎。
此次轉化的真菌幾丁質脫乙酰基酶抑制劑具有高效、高生物安全、環境友好等顯著特點,可有效防治多種重大作物真菌病害,是全球首例針對幾丁質生物學過程的原創性生物農藥分子,標志著農藥領域首次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閉環,成為了該領域的成功范例。
錢旭紅院士指出,楊青教授團隊的重大成果,從原始理論創新到農藥產業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一是在農業綠色發展方面,該成果為農藥創制提供了重要的顛覆性新靶標,靶向篩選發現了新農藥分子,是生物化學農藥、植保學科、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二是從科學研究角度看,楊青團隊潛心十余年開展幾丁質相關生物學研究,實現了從靶標發現到農藥分子創制的閉環,為新農藥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三是在產業轉化方面,建議在農藥制造、制劑創新過程中使用更為前沿的綠色生產技術,實現產業升級。
宋寶安院士對楊青團隊成果落地表示祝賀,并高度肯定其原創性,指出該成果體現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希望通過此次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更好地服務于現代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