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茶葉飲品等農產品的“農藥殘留”,一直是大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農產品種類繁多,而且同一種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涉及到多種農藥的使用,這給農藥殘留的現場快速檢測增加了困難。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同時檢測多種農藥殘留,檢測過程方便快捷,檢測結果簡單易懂,是不是很實用呢?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化學污染物殘留檢測與行為研究創新團隊,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基于免疫層析試紙條和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算法的農藥多殘留快速檢測技術,針對不同農產品,能夠快速便捷地用試紙檢測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并通過微信小程序拍照,5分鐘就可以得到檢測結果。
目前,在十多年的研究基礎上,團隊研制了吡蟲啉、克百威、戊唑醇、啶蟲脒、腐霉利、毒死蜱、多菌靈等農藥的膠體金快速檢測試紙條,對試紙條加工參數進行了標準化,并使用條形碼標識每一種試紙條的身份,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系統,來精準地識別所檢測的農藥種類、判斷檢測結果。
據介紹,免疫層析試紙條的技術原理與大家熟悉的早早孕試紙相似。但是與測孕試紙不同的是,農殘檢測試紙的結果顯示,并不是單純數試紙上出現幾根著色線。農藥檢測試紙條的檢測結果,即便是兩根線,它也有可能是陰性,也有可能是陽性。而且著色線顏色濃淡的不同,蘊含著著農藥含量超標與否的結果。通過圖像智能識別的算法能夠很快直觀地給出結果,省去了人工判斷,不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操作判讀。
據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靜教授介紹,我國農業生產較為分散,市場監管難度大,而農產品多為時令作物,對于時效性要求高。該技術可以實現結果快速檢測和數據實時上傳,今后大規模應用后可大大降低檢測數據收集成本,便于監管機構在收集的大數據基礎上精準、高效監管農藥殘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