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3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這十年”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科技創新工程”在財政部和農業農村部支持下啟動實施已滿十年,進入了跨越發展期。十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活力得到激發,創新機制得以優化,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現代院所制度逐步完善,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為建設農業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說,中國農科院發展布局不斷完善。聚焦“四個面向”,構建了11大學科集群、58個學科方向、283個研究方向的“三級學科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和新興交叉學科布局。構建起符合農業科研規律的學科、團隊、任務等一體化布局和創新組織體系,形成一支符合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需求的、穩定的、成建制的農業科技創新隊伍。
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先后啟動實施“青年英才計劃”“青年人才工程”“農科英才工程”等人才計劃,構建起以戰略科學家為核心、領軍人才為中堅、青年人才為支撐、博士后和研究生為后備的雁陣式人才體系。
創新水平大幅提升。農作物新品種、國家標準、新獸藥、新肥料等成果數量,均實現翻倍增長,獲國家專利獎占全國農業領域的70%,高水平科技論文數量年均增長16%以上,近5年以第一完成單位在三大頂尖期刊發表論文16篇。作物、園藝、畜牧、獸醫、植保等學科領域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取得了一批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中嘉早17”“中麥895”“中新白羽肉鴨”等大量新品種成為國家主導品種,構建的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農田養分資源高效利用等大批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成為國家主推技術,創制的生物農藥阿泰靈、禽流感滅活疫苗等農獸藥成為國家重點推廣產品。
引領能力明顯增強。牽頭組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布局成立75個專業、產業和區域性聯盟,團結帶領全國農業科研力量建立聯合作戰機制。
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優化。建立以學科方向為引領、以科研團隊為主體、以科研任務為主責、以平臺基地為支撐的“有組織科研”體系。建立“舉院抓大事”管理機制,組建重大任務局,聚焦種子、耕地等6個重點領域,部署實施院級重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