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主辦的“中國(西峽)獼猴桃豐收節暨招商引資大會”在河南西峽舉行。大會以“中國人的陽光金果”為宣傳語、以“貝貝龍”為形象大使展現了西峽獼猴桃品牌的新形象、新價值,展示了西峽獼猴桃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等最新成果。
大會期間,以“獼聚新動能,共創新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獼猴桃物流保鮮與加工關鍵技術高峰論壇” 召開,來自中國、新西蘭的八位專家分別就獼猴桃產業發展路徑、無損檢測、物流保鮮、果汁加工等關鍵技術進行了交流。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曹永生表示,西峽獼猴桃產業要實現優質、安全、高效發展,一要明確戰略定位,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注重原始創新,助力優勢產區生產優質高端獼猴桃產品。二要加強協同創新,爭取在重大品種、抗性砧木、物流保鮮與加工關鍵技術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三要打造創新高地,持續完善聯盟運行機制,搭建更加高效實用合作平臺,以小獼猴桃撐起大產業,為實現“果業強、果鄉美、果農富”作出更大貢獻。
西峽為河南省第二區域大縣,是世界上野生獼猴桃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帶。上世紀70年代開始,西峽縣著手研究和發展獼猴桃,是我國獼猴桃研究和人工種植最早的縣,經過40多年的培育發展,西峽縣建成了全國領先的獼猴桃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獼猴桃之鄉”。西峽縣把獼猴桃作為支撐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推進獼猴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產、儲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
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下簡稱鄭果所)與西峽縣有著深厚淵源。早在20世紀70年代,鄭果所第一代獼猴桃專家崔致學先生就曾在當地開展獼猴桃資源普查及育種工作,與當地結下深厚感情,并聯合選育出“瓊露”“中獼1號”等獼猴桃品種。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齊秀娟從2004年以來多次到達西峽縣,與當地聯合開展了野生資源考察、優系篩選評價及產業技術服務等工作。
據介紹,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在西峽縣成立獼猴桃試驗站。國家獼猴桃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方金豹研究員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骨干專家陳錦永、孫雷明等在西峽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當地老果園改造升級提供技術方案,引進“中獼2號”新品種、“中獼抗砧1號 ”新砧木。他們引入的新技術——獼猴桃壯苗快速建園技術,可實現當年定植、當年上架、第二年初產的效果,較傳統果園提早2年結果和豐產,并在五里橋鎮黃獅獼猴桃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進行集中示范。為西峽獼猴桃制定主要病蟲害防控方案,協助當地制定和完善獼猴桃生產標準體系,做好獼猴桃季節性生產技術咨詢、技術指導與培訓,提升基地整體管理水平。
鑲嵌在獼猴桃基地里的五里橋黃獅村。范娜娜 供圖
西峽獼猴桃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提升了單產和品質,拉長了產業鏈條,西峽獼猴桃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成為西峽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產業。2022年以來,鄭果所牽頭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獼猴桃等特色漿果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其中位于西峽縣的河南省果然風情果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獼猴桃果品貯藏加工技術及新產品開發研究工作,通過項目實施,不僅提升企業的科研能力,而且提高了西峽縣獼猴桃的全產業鏈的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