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動物科學與生物技術雜志》(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單胃動物飼料創新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揭示了免疫應激抑制肉雞生長的新機制,為深入了解免疫應激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論文第一作者鄭愛娟副研究員介紹,在集約化規模養殖中,肉雞經常遭受環境脅迫以及諸多應激挑戰,動物應激反應會導致免疫激活,誘發免疫應激。長期免疫應激可導致動物采食量減少和生長抑制,造成養殖業經濟損失。
目前通過在日糧中添加硒、維生素E、丁酸鈉等添加劑來緩解肉雞抗免疫應激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免疫應激影響肉雞生長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
該團隊前期研究發現,免疫應激改變了肉雞肌肉中的能量代謝和肌肉收縮相關蛋白質的表達,增加了肌纖維的面積,并降低了肌細胞持水力,導致肉品質下降。
進一步研究揭示,肉雞可上調肝臟中防御功能、創傷修復、氨基酸分解代謝、激素分泌相關蛋白的表達,應答免疫應激帶來的不利影響。
他們首次發現,免疫應激可促進支鏈氨基酸的降解,導致生長激素(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分泌降低,從而降低肌肉的合成代謝,抑制肉雞的生長。
該研究結果為通過新的營養調控手段,緩解肉雞生產中的免疫應激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該項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0104-021-0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