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美番茄潛葉蛾入侵我國,其主要危害番茄、馬鈴薯等茄科作物,嚴重威脅我國的番茄和馬鈴薯產業。針對這一現象,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入侵生物預防與監控創新團隊,于近日研發出防控關鍵技術。
缺乏防控措施的番茄。中國農科院供圖
據介紹,自2018年5月開始,該團隊率先在該害蟲的入侵前沿云南玉溪設立南美番茄潛葉蛾監控和防治技術研發實驗基地,目前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綠色防控集成技術。該技術可操作性強,防控效果顯著,具有進一步推廣應用的潛力,可為我國南美番茄潛葉蛾的綠色防控提供參考。
采取綜合防控措施的番茄。中國農科院供圖
在近日舉行的重大農業入侵害蟲防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現場觀摩會上,該技術通過了專家的評審驗收。據介紹,研究團隊取得了四方面的重要進展。
一是在預警方面,在首次發現南美番茄潛葉蛾入侵我國基礎上,完成了其在我國的潛在適生區分布預判和風險性等級定量評估,明確了潛在危害和威脅,確證了潛在適生區和風險性等級,以及該蟲對我國番茄和馬鈴薯及煙草產業潛在威脅巨大。
二是在檢測監測方面,研發了快速分子檢測試劑盒,開發了遠程智能監測軟件系統和監測設備,在其發生前沿及周邊地域建立了嚴密監測阻截帶,提高了監控能力。
三是在應急處置方面,篩選出了對南美番茄潛葉蛾有較好防效的藥劑,首次采用新型基因工程菌制劑,明確了其對幼蟲的室內毒力和田間防治效果,實現了對南美番茄潛葉蛾的應急控制。
四是在區域減災方面,研發應用了性信息素高效誘捕新技術和燈光誘殺技術,提高了誘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