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物種基因銀行是什么樣子?植物工廠如何工作?轉基因產品如何快速鑒別?所有有關農業科學的問題,都將在本周末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一一解答。新京報記者獲悉,適逢“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和“2020年全國科普日”,中國農科院將于9月19日至9月20日,組織院屬35個研究所同步開展第二屆“農科開放日”,屆時,在讓公眾了解和理解農業科研工作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展現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解決農業重大科技問題中做出的重要貢獻。
記者獲悉,此次開放日活動將以“央媒直播為主導,線上線下相結合,院所兩級同行動” 的方式組織開展;以“專欄+慢直播+移動直播”的形式進行科普推介。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屆時,活動將以直播的形式第一次帶領公眾走進國家種質資源庫,領略作物種質資源的基因銀行;以移動直播的方式使公眾了解植物工廠、制茶流程及茶葉科普知識、昆蟲博物館等精彩內容;還將通過“慢直播”展現種子萌發、食用菌以及蔬菜生長的奇妙過程。
如果覺得線下不過癮,農科院也有計劃與公眾線下“面基”,展現豐收背后的農業科技、為公眾科普土壤、植物營養與肥料的知識,分享優質大米品嘗品鑒的要點方法等,全國多地研究所線下活動均已開放。
據悉,本屆“農科開放日”在首屆開放的31個研究所基礎上,還最新加入了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草原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都市農業研究所等4個研究所同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