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的由來和蜂蜜有什么關系?蜜蜂對人類和自然生態有什么重要性?5月20日“世界蜜蜂日”當天,為科學普及蜜蜂知識,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舉辦“探尋蜜月由來”主題活動,邀請10余組情侶、夫妻家庭共40余人參加。
近距離觀察蜂巢。蜜蜂所供圖
每年的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蜜蜂所紀委書記李海芬介紹,這天是現代養蜂業的先驅安東·揚沙的生日。揚沙來自斯洛文尼亞的一個養蜂世家,在當地,養蜂業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重要農業活動。揚沙于18世紀在他的家鄉率先采用了現代養蜂技術。
2015年4月,由斯洛文尼亞養蜂協會率先發出倡議,經第44屆國際蜂聯國際養蜂大會暨博覽會討論,決定把每年的5月20日定為世界蜜蜂日。中國養蜂學會和中國蜂產品協會代表中國參加了此次會議,是“世界蜜蜂日”確立的推動者。
分享巢蜜。蜜蜂所供圖
而蜜月起源于公元500年英國古代條頓族的“搶婚”習俗。丈夫為了避免妻子被別人搶去,婚后立即帶著妻子到野外隱居。在荒山野嶺間食宿無著,難以聊生,幸虧他們發現山林間隨處可見的野蜂巢,以采食蜂蜜充饑維生,才得以健康地返回故鄉,廝守終生。條頓首領規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再搶婚,故外逃的新婚夫妻多在30天后回家,將在外以食蜜度日的新婚第一個月稱作蜜月。后沿襲下來,新婚夫婦在婚后第一個月內要喝蜂蜜酒或蜂蜜飲料。漸漸地蜜月的習俗也流行到世界各國。
李海芬說,蜜蜂、鳥類和蝙蝠等傳粉者影響了全球35%的作物生產,增加了全球87種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以及許多植物源藥物的產量。全球3/4供人類食用的水果或作物都或多或少地依賴傳粉者。
然而,目前全球近35%的無脊椎動物授粉媒介,尤其是蜜蜂和蝴蝶,以及約17%的蝙蝠等脊椎動物授粉媒介面臨滅絕。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最終將導致飲食失衡。“保護蜜蜂,我們還應做出更多努力。”李海芬說。
10余個甜蜜家庭在了解了世界蜜蜂日、蜜月的由來以及蜜蜂對人類及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后,開啟了共同尋“蜜”的沉浸式體驗。
大家參觀蜜蜂博物館,詳細了解蜜蜂的起源與進化、蜜蜂生物學知識、蜜蜂授粉及蜜蜂文化等;打開蜂箱,觀察蜜蜂的日常活動;近距離接觸胖乎乎、毛茸茸的設施農業授粉小能手熊蜂;動手搖蜜,品嘗成熟蜂蜜的甜蜜口感,分享收獲的喜悅;參與家庭的夫妻互贈禮物,共同見證甜蜜時刻。
參與者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形式新穎、內容充實,不僅更加了解神奇的蜜蜂世界,還增進了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心里像蜜一樣甜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