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優質磷礦資源日益稀缺,而作物對于磷肥的吸收效率只有18%左右,大部分不可再生的磷資源沒有被作物吸收,流失在環境中。長期這樣下去,我們終將面臨磷資源無法持續保障作物健康生長的危機。磷資源日益稀缺,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是可持續農業的重要舉措。本期《人民訪談》邀請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新型肥料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趙秉強,討論如何通過增效磷肥技術惠及中國綠色農業發展。
人民三農:美麟美經過四年的發展,技術又有怎樣的升級儲備?
趙秉強:“美麟美”已經上市推廣了4年,產品在不斷的升級。下一代“美麟美”計劃在原來基礎上促進根系的吸收,防止磷的固定,增加磷的移動,在提高磷效的基礎上,新一代“美麟美”還有三個方面的技術突破:
第一方面:要實現“美麟美”的專用化,使“美麟美”與土壤、作物、氣候有精準的匹配,來提高它的針對性,進一步的改善效果。
第二方面:新一代“美麟美”注入微量元素增效因子以后,能夠實現磷和微量元素協同增效的效果。
第三方面:根據生產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新一代“美麟美”的水溶性和溶解速度。
通過這三項技術突破,我相信新一代“美麟美”在原來的基礎上會發揮更好的效果,增產的幅度會更大,“節肥減肥增效”的效果也會更好。
人民三農:趙老師團隊與先正達集團中國作物營養業務(中化化肥)合作的初衷,以及合作模式有什么特點?
趙秉強:我們與中化化肥開展戰略合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聯合開發綠色高效的肥料新產品,通過大幅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肥效,進而推動農業的綠色發展。我們在和中化的合作過程當中,探索形成了以產業需求拉動科研研發的“產-研-用”模式。我們雙方聯合建立了“團隊融合、目標導向、開放合作、利益共享、共同發展”五位一體的合作新機制。改變了我們過去“研-產-用”的低效模式,“研-產-用”是先研發產品,然后再去找市場,往往這種模式針對性會比較差一些,推廣的效率相對比較低一些。新的“產-研-用”模式是以生產需求、目標導向拉動科研,它的成果來源于市場需求,產品很容易推廣。
人民三農:磷肥產品的發展趨勢,未來的磷肥主要解決什么問題?
趙秉強:大家都知道磷肥最大的問題就是當季利用率太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對磷大量的固定,磷肥的移動性也比較差,磷肥的當季利用率一般情況下是15%~20%。所以說磷肥高效產品的研發方向,就是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或者技術途徑,來大幅度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我們和中化化肥聯合研發,目標是將磷肥的利用率翻一番,在減少1/3 磷肥用量的條件下,仍然通過增效來滿足作物對磷肥的需求。
中化化肥在“美麟美”這樣的高效磷肥的基礎上,將繼續開發新產品,開發新一代的“美麟美”將更加高效。肥料增效載體的研發,是無止境的,我們過去通過促進根系增長、促進吸收、改善肥效、調控肥量、 調控肥料移動性、防止固定、改善土壤環境等方式來增效。將來,我們會注入更多的靶向技術、信息技術、微量元素的協同增效技術等等,使磷肥能夠更好的與根系耦合,調節植物的根系,進而大幅度的提高肥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