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與技術團隊成功研發了“基于氣象信息的農田灌溉決策技術”,并入選 “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
主持研發該技術的劉戰東研究員介紹,與以往根據單點土壤水分信息開展的灌溉決策服務不同,農田灌溉決策技術將作物水分診斷及灌溉預警決策與天氣預報信息相結合,利用實時的氣象信息,能指導更大面積的作物灌溉,有效提高了農田灌溉管理的科學性及區域灌溉水利用效率。
基于氣象站記錄的每日氣象數據,利用內置的主要農作物的耗水量計算模型模塊,可以快速預報灌水日期,同時計算灌溉量,制訂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灌溉策略,幫助農戶減少用水管理時間成本。不論是上千畝的種植園還是家庭農場,都可通過農田灌溉決策技術得到有效的灌溉方案,實現農作物的精準高效管理。
產品指導華北地區冬小麥生長季農田灌溉
此外,搭載該技術的農田灌溉指導器的成功研制,填補了國內基于氣象信息科學指導農業灌溉的空白,也為數字化灌溉的推廣提供了高性價比的設備選擇。指導器提供網絡界面,可供種植者獲取高質量的生產管理方案,產品依據氣象站提供的日水分蒸發量數據,精確灌溉,避免水分浪費。指導器免標定的特點,可以適應全國不同地區的土質,為區域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未來,指導器可直接連接到手機端,種植戶通過軟件實時了解生產狀況。只要看一眼屏幕,就知道作物是否需要“喝水”、施肥。手指輕輕點擊遙控裝置,水就通過遍布田間的各式管網輸送到種植區,以不同方式給作物“喂水”。這樣既能根據需求灌水,又能節約水資源,這就是智慧灌溉的基本操作。
基于氣象信息的農田灌溉決策技術進一步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作物品質,實現農業節水,助力現代化智慧灌區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