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秋冬季,在海南三亞的南繁基地,田間地頭會出現一群追逐陽光的“候鳥”,他們利用這里豐富的氣候和生物資源,開展作物育種加代。
不過,近年來,隨著南繁硅谷的建設,一群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各個研究所的專家和團隊,早已選擇在這里扎根,他們在這里建設種質資源圃,研究生物育種,將目光投向最前沿的農業科技,推動國家種業振興及農業科技創新自立自強。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院長彭軍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院長彭軍】1959年開始,中國農業科學院就已經在海南開展南繁工作了。我們常年有12個基地,每年冬天有1000多人次在這邊開展南繁。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使命就是要面向生產,培育高產優質多抗的優良品種,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保證我們對糧食安全的需求。海南有獨特的氣候條件,為品種的繁育加代,品種的馴化,種質資源的創新都提供了一個天然的溫室。所以在這里,我們可以周年全天候全時段的來開展工作。
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正式在三亞市注冊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那么,南繁院的目標定位有三個詞,一個是新型研發機構,另外一個是對接國家實驗室的總抓手,第三個是面向全球面向國際的一個橋頭堡。
目前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已經有15支創新團隊在三亞扎根,全天候全時段開展科研工作。同時,我們這邊還有接近300位研究生,有60多名博士后,一支20多人的工作專班,跟我一樣常年在這邊開展工作。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逐步推動,中國農業科學院將為我們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生產、種質資源的創新,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