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發布了《2018全球糧食政策報告》和《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分別對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中國農業產業發展重大進展、未來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表示,盡管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復蘇強勁,但持續的沖突、饑荒及難民危機卻導致全球饑餓人口增加,同時,不斷升溫的逆全球化思潮也進一步放緩了改善食物和營養安全的進程。樊勝根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創造就業機會、拉動內需、并減少對進口商品依賴性的重要舉措。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指出,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業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農產品產量穩步增加,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2017年谷物產量達到56455萬噸、肉類產量8431萬噸、水果28351萬噸,分別占世界20%、26%和31%。城鄉居民糧菜人均消費量有所下降,肉蛋奶油果以及水產品人均消費量顯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