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舉辦了主題為“探秘外來入侵物種·守護農業(yè)生物安全”的科普專場活動,該所敞開大門,帶領公眾探秘外來入侵物種。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入侵研究中心主任劉萬學研究員介紹,我國是世界上遭受外來生物入侵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存在種類多,防范難度大;傳入渠道多,阻截難度大;潛伏期不明,發(fā)現(xiàn)難度大;蔓延速度快,控制難度大等特點,入侵物種嚴重危害和威脅我國農林業(yè)生產、生物多樣性以及人畜健康,對我國生物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目前,已發(fā)現(xiàn)入侵我國的農林外來入侵物種有660余種,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2000億元。
比如,“能吃能生能飛”的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具有“毀滅性損失”的作物病蟲害—番茄潛葉蛾、梨火疫病等,以及“全球通緝”的外來動物巴西龜……劉萬學表示,目前,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生物安全的重大安全問題和重要挑戰(zhàn),進一步提升基層防控能力和公眾防控參與意識,筑牢生物安全防線勢在必行。認知外來入侵物種和積極參與防控入侵物種,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
開放日活動現(xiàn)場設置了三個主題活動區(qū),包括科普宣講區(qū)、科普展覽區(qū)和科普游戲區(qū)。在科普游戲區(qū),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們設置了入侵物種拼接畫、標本制作和自然筆記等動手制作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進一步加深了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