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日報]我科學家發現抗生素替代品
抗生素耐藥 雙效肽來替代
發布時間:2017-03-24
|來源: 《科技日報》2017年03月24日|作者:瞿劍
科技日報訊 (記者瞿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王建華研究員領銜的創新團隊,成功創制出抗生素替代品——新型抗菌抗內毒素雙效肽,其安全性高、抗菌性更強,并可解內毒素,具有良好的新藥臨床化開發優勢。相關研究成果3月13日于《科學報道(Scientific Reports)》在線發表。
王建華介紹,抗生素耐藥性、藥物殘留及近年出現的“超級細菌”,為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敲響警鐘;治療過程中又存在副作用——革蘭氏陰性病原菌內毒素脂多糖(LPS)釋放,直接威脅機體健康。因此開發新型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目前,在食品醫藥及飼料獸藥行業具有廣泛應用潛力的抗生素替代品——牛乳鐵蛋白衍生肽,雖具有廣譜殺菌性,但存在溶血性較高,生物安全性低的問題。
科研團隊利用多氨基酸組合定點突變技術,從核心抗菌序列入手,對牛乳鐵蛋白衍生肽3個關鍵位點進行替換,篩選出的2條突變體比母體肽具更強的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沙門氏菌活性,且溶血性更低。研究還發現突變體抑制病原菌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質合成的能力更強。動物實驗顯示,染菌小鼠注射10—15mg/kg可在10小時內顯著降低體內病原菌量。此外,突變體可結合細菌內毒素,通過降低小鼠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抑制炎癥產生,減少內毒素對小鼠肺部的誘導損傷,顯著提高因內毒素引發毒血癥的小鼠存活率。
王建華介紹,抗生素耐藥性、藥物殘留及近年出現的“超級細菌”,為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敲響警鐘;治療過程中又存在副作用——革蘭氏陰性病原菌內毒素脂多糖(LPS)釋放,直接威脅機體健康。因此開發新型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目前,在食品醫藥及飼料獸藥行業具有廣泛應用潛力的抗生素替代品——牛乳鐵蛋白衍生肽,雖具有廣譜殺菌性,但存在溶血性較高,生物安全性低的問題。
科研團隊利用多氨基酸組合定點突變技術,從核心抗菌序列入手,對牛乳鐵蛋白衍生肽3個關鍵位點進行替換,篩選出的2條突變體比母體肽具更強的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沙門氏菌活性,且溶血性更低。研究還發現突變體抑制病原菌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質合成的能力更強。動物實驗顯示,染菌小鼠注射10—15mg/kg可在10小時內顯著降低體內病原菌量。此外,突變體可結合細菌內毒素,通過降低小鼠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抑制炎癥產生,減少內毒素對小鼠肺部的誘導損傷,顯著提高因內毒素引發毒血癥的小鼠存活率。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