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科院主辦,鄭州果樹研究所、蘭考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甜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工作”現場會在河南省蘭考縣舉行。該項目是中國農科院今年啟動的重點項目之一,旨在系統解決我國甜瓜生產中化肥農藥超量使用、勞動力成本日趨升高、經濟效益下降等問題。
“通過集成關鍵技術,示范區內的甜瓜果實平均提早成熟5-10天,農藥減施40%,化肥減施30%,甜瓜果品質量明顯提升,畝增效1500~2000元。”項目首席專家、鄭州果樹所徐永陽研究員介紹,該項目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在黃淮海和長江流域甜瓜主產區推廣的技術模式,向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甜瓜主產區輻射近萬畝。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認為,“蘭考蜜瓜是個好產業,百姓喜愛、企業鐘愛、政府支持;蘭考蜜瓜綠色發展技術集成與示范是眾多專家協同創新的智慧成果,很有成效。他建議,應繼續加強配套技術的組裝,形成讓農民好學、易學、愛學的技術;針對“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市場研究,了解消費者的想法,研發更多的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品種、新技術。”
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認為,蘭考農業的發展給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命題、新任務、新要求,一是資源性生產轉向商品性生產;二是農業封閉發展轉向城鄉互動發展轉變;三是從一產發展轉向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由溫飽質量安全到營養健康方向發展。他要求,今年是初步集成,明年蘭考要落實圍繞多個產品開展技術集成。
徐永陽研究員將示范點的主要工作經驗總結為以下五點:
一是頂層設計,示范引領。圍繞優質、安全、簡約、多樣、高效的技術主攻方向,重點開展“多樣化差異化的哈密瓜類厚皮甜瓜品種示范推廣”。主要示范推廣了5個品種,包括鄭果所自選的眾天7號、眾天9號、七彩脆蜜、長江蜜魁4個品種。
二是系統布局,整體推進。堅持四性布局原則,即生態區域要有代表性、地方政府要有積極性、科技示范要有輻射性、鄉村振興要有帶動性,全面考慮示范點布局。提出三位一體區域布局,即在北上深、江浙魯等地區開展高端創新引領,在瓜類主產區開展綠色提質增效,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開展科技精準扶貧。
三是全國協同,聯合攻關。以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為主,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等單位,采用“科研單位+地方政府+公司+農戶”的模式,與蘭考縣農林局、蘭考坤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密切合作,示范面積約500畝。
四是技術集成,綠色發展。為了達到簡約、安全、高效的目的,在示范區集成了“多樣化差異化的哈密瓜類厚皮甜瓜品種、規模化工廠化育苗技術、多層覆膜提早栽培技術、立體吊蔓栽培技術、小型機械覆膜和施藥技術、智能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蜜蜂授粉技術、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等八項技術。
五是提質增效,輻射帶動。通過集成關鍵技術,示范區內的甜瓜果實平均提早成熟5~10天,農藥減施40%,化肥減施30%,甜瓜果品質量明顯提升,畝增效1500~2000元。本項目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在黃淮海和長江流域甜瓜主產區推廣的技術模式,向河南、山東、湖北、安徽等甜瓜主產區輻射近萬畝。
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局長任天志、中國農科院基建局局長劉現武、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局長王述民、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所長秦玉昌及河南省科技廳、農業廳、蘭考縣委縣政府等180余人參加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