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在黃河三角洲國家農高區召開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協同攻關集成示范現場觀摩會。據悉,中國農科院聚焦鹽堿地綜合利用、大豆油料產能提升等國家需求,先后啟動鹽堿地分區改良、多熟制油菜創制、大豆品種躍升、大豆機械化作業、大豆控毒固氮增效、鄉村特色產業等多項重大任務,強化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協同,探索多任務協同攻關模式,選擇重要示范區集成展示亮點成果。
在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協同示范東營基地,與會人員重點觀摩了輕度鹽堿地油菜高產協同攻關示范田,現場測產表明,畝產菜籽246.65公斤,打破了甘藍型油菜在環渤海地區鹽堿地不能越冬的限制。據中國農科院資劃所李玉義研究員介紹,該模式集成了多項重大任務研發的最新成果,中國農科院油料所選育的耐鹽抗寒抗旱甘藍型油菜品種中油351,正是近幾年中國農科院鹽堿地重大任務支持下的重要突破成果,并集成微噴灌溉節水抗旱、精量密植適期播種、“一調三抗”安全越冬技術,機械減損收獲等其他多項重大任務研發的技術成果,構建了輕度鹽堿地油菜抗寒越冬高產技術模式,為環渤海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和國家油料產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撐。
會上,還同時啟動了輕度鹽堿地大豆機藝結合抗鹽高產技術集成示范,展示了耐鹽堿大豆品種、耐鹽堿微生物菌劑、鹽堿地專用肥、農機裝備等多項重大任務研發的新產品新裝備,現場觀摩了鹽堿地大豆種肥同播、微噴灌節水控鹽、智能暗管排鹽等技術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