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呂兵兵)“真沒想到,這個方法簡便易學,省工省力省錢,防治效果還這么好。你看這兩片韭菜,這邊是5月25號覆膜防治的,根系粗壯、顏色鮮綠。這邊還是用傳統辦法,連藥帶工投入了小兩千元,結果韭菜明顯偏細偏小,且雜色較多。”7月5日,在山東省壽光市舉辦的“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新技術示范會現場,化龍鎮高家村農民湯效偉說。示范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辦,邀請全國多家農業科研單位、韭菜產區的農業干部、韭菜種植大戶和經銷商參加,現場示范“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新技術。
據介紹,2013年,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作物根蛆類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農科院蔬菜所聯合山東省農科院等國內30多家科研院所、教學單位進行聯合攻關,在系統研究韭蛆的生物生態學特性、田間發生危害規律與災變機制的基礎上,發現韭蛆具有極其不耐高溫的特點,發明了“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的新技術。該方法具備綠色、經濟、簡便、實用的特點,且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目前已在山東、河北、天津、安徽、甘肅、浙江等多個省份示范,防治效果均達到了100%。
項目團隊負責人、中國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張友軍的介紹言簡意賅:農民可在韭菜割除一茬后,在地面鋪上透明的無滴膜,讓陽光直射到膜上,提高膜下土壤溫度,當韭蛆幼蟲所在的土壤溫度超過40℃,且持續3小時以上,就可將其徹底殺死。而且,韭菜具有耐高溫的特點,該做法不僅不會對韭菜造成損傷,還具有一定的增產效果。
農業部種植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技術是一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害蟲防治新方法,將極大地促進我國韭菜產業乃至整個蔬菜產業的發展,增強廣大消費者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信心,應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