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在京共同舉辦袁隆平精神學習交流會。
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表示,袁隆平先生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和帶頭人,是新中國培養的新一代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光輝楷模,是農業科技界的一面旗幟。他的一生是愛黨、擁黨、情牽祖國、心系人民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一生,是胸懷世界、造福人類、無私奉獻的一生。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與大力弘揚袁隆平同志的科學精神、高貴品質和崇高風范。踐行傳承科學家精神,以更好的精神風貌、更大的工作力度,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步伐,為實現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撐。
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鄧華鳳深情回顧了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歷程。他說:“我有幸跟隨袁隆平老師,從恩師身上學到很多,例如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務實精神、協作精神、愛黨愛國精神等等,使我受益終身。其中,恩師的創新精神對我影響最深,也使我從一位雜交水稻小兵成長為雜交水稻干將,敢于創新、善于創新、不斷創新,是袁隆平創新精神的有力注腳。我們將繼承袁老師‘發展雜交,造福世界人民’的遺志,化悲痛為力量,將恩師未盡之愿發揚光大,再續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要認真學習袁隆平先生不斷追求攀登科學高峰的精神、家國情懷的精神,把國家重大需求作為自己終身奮斗目標的精神。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上,為我國的種業振興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袁隆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農業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他扎根一線、淡泊名利的精神,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擔負起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不斷攻堅克難,搶占農業科技制高點,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經濟日報記者 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