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是人體三大營養素之一,提供人體日常約30%的能量來源,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成分,為人體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改善食物的質感和風味。我國是食用油消費大國,近三十年以來食用油消費量快速增長,油脂的消費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同時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增長迅速,相關研究表明,油脂消費數量、結構、品質和方式不合理會導致人體代謝異常,進而可能與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加強科學健康用油,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已成為當務之急。
為此,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鄧乾春提交了加強科學健康用油的建議。
鄧乾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對臨床營養行業、油脂加工企業、消費市場、學會協會、研發機構、農業合作社等進行了廣泛調研和相關數據的查閱,發現油脂攝入主要存在以下現狀和問題:一是油脂攝入量過多,需要適度用油;二是油脂攝入結構失衡,需要平衡用油;三是油脂消費方式不合理,需要健康用油;四是油脂加工技術創新和轉化不足,需要科學產油;五是油料品種品質性狀挖掘不足,需要營養供油。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降低慢性疾病死亡率、提高國民體質和人均壽命是健康領域的主要發展目標,合理膳食、科學健康用油是重要抓手,為進一步解決食用油消費過程中存在的消費過量、結構失衡、消費方式不合理等問題,鄧乾春向兩會提交了加強科學健康用油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