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節水農業綠色發展暨賈大林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河南新鄉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主辦。
灌溉所是我國節水農業研究開拓者、先行者,農田水利與土壤改良專家賈大林生前工作單位。
會議設有學術思想研討會及特邀學術報告會兩個部分,旨在傳承弘揚賈大林愛國、創新、奉獻、協同的寶貴學術思想和崇高精神品質,搭建學術交流、科普平臺,激勵新時期科技工作者加快節水農業科技創新,保障國家水安全與糧食安全。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出席學術思想研討會并講話,新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軍偉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出席活動。研討會由灌溉所所長周國民主持。賈大林親友、同事、學生代表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追思。
劉軍偉表示,新鄉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有著悠久而良好的合作歷史,多年來共同推動新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希望雙方繼續在科技創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合作,推動"中原農谷""中原研究中心"高質量建設,為河南省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灌溉所副所長王景雷介紹賈大林學術思想與成就,指出,賈大林是我國農田水利與土壤改良專家,節水農業的開拓者、先行者。他建成國內首個水利土壤改良同位素實驗室,首次提出鹽漬土沖洗理論公式和地下水臨界深度三條線;他總結出"排、灌、平、肥"和"放淤稻改"措施改良鹽堿地,支撐當地糧棉單產顯著提升,一改豫東平原"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景象;20世紀70年代他與石元春院士共同主持黃淮海平原綜合治理,科學提出分區治理途徑,形成"治水、改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良種良法"綜合治理體系,創造經濟效益74億元,糧食增產205萬噸;1993年,"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開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是我國農業領域的第一個特等獎,被譽為農業科技界的"兩彈一星";20世紀80年代,他原創性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節水農業概念和農水結合的節水農業生產技術體系。"賈所長在一生的科研實踐中形成了'農水結合、分區治理、博采眾長、注重實踐、集成體系'的思想,為推動我國節水農業理論研究和綠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賈大林之子賈河作為家屬代表發言,他憶起父親的點滴,情至深處不免落淚,感情真摯,在座聽眾無不動容。 楊振海指出要深入學習賈大林一心向黨、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敢為人先、團結協作的學術品格和赤誠為民、服務三農的深厚情懷。
活動精心搭建節水農業綠色發展學術交流與科普平臺,作為河南省科協科普項目,學術報告會上專家學者共同回顧我國節水農業發展歷程、交流前沿理論科技、探討未來發展路徑,普及農業節水科學知識。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河海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農科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生,以及賈大林親友、同事、學生代表和曾與賈大林共事的業界同行約200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