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蘇州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聯合發布《蘇州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考核指標體系(2020-2022年)(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這是全國首個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為蘇州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方向,也為全國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指標體系》框架設定為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城鄉融合4個領域,制定3級指標,區分市、縣、鎮3個行政層級,總體形成“四三三架構”,基本涵蓋了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市級評價指標體系由12個一級指標、27個二級指標,49個三級指標組成。
指標根據國際發達國家標準、國內先進城市地區標準和蘇州特色標準,設定“農業農村全面現代化水平”目標值及相應權重,可測算出一個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度的綜合評分。0-59分為發展起步階段,60-79分為轉型跨越階段,80-89分為基本實現階段,90分及以上為全面實現階段。根據測算,2019年蘇州市綜合得分為79.22分,到2022年綜合得分預估達到89.95分,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一直是全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典型,城鄉一體化發展始終走在前列,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上,蘇州有條件、有基礎也有責任為江蘇乃至全國探路子、樹樣板。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開創性工作,國內還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為了使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模樣更加形象具體,中國農科院和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指標體系。
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指出,《指標體系》起點高、標準高、定位高,既有國際視野,又有蘇南視角,充分體現了“謀在先、走在前”的使命擔當,為全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樹了榜樣”“探了路子”。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表示,蘇州將認真用好這套凝聚了心血和智慧的《指標體系》,來引領實踐、評估成果,做好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開創性工作,努力為全省、全國提供蘇州經驗、作出蘇州貢獻。
中國農科院負責人介紹說,《指標體系》的發布,是邁出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的第一步,是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蘇州樣板的起點。未來,中國農科院將與蘇州市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孵化等方面加強合作,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以“三化一融,強富美高”為鮮明標識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