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在望江縣結束的油菜綠色高效發展現場觀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表示,我國食用油和原油一樣,也存在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問題;在當前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增加及未來“卡脖子”技術風險仍存的大背景下,國產食用油的最大希望在于油菜。
王漢中談到原油和食用油“兩桶油”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問題:跟原油(對外依存度69.8%)一樣,我國食用油料進口量也逐年增長,目前對外依存度已達到65%。考慮到當前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增加及未來“卡脖子”技術風險仍然存在,食用油供給的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他指出,油菜作為國產植物油第一大油源,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一是與不與糧食作物爭地,與其他夏季油料作物相比,油菜可以利用的冬閑田面積巨大。二是產量潛力大,他以剛剛發布的中油雜19測產報告為例:單產達到289.9公斤,在優勢品種、種植合理的情況下,油菜單產可高達300公斤,相比當地主推品種增產18.4%,油菜的產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含油量潛力大,市場油菜品種含油量在43%左右,而中油雜19達到50%,說明油菜產業產油的潛力還有很大的提升潛力。四是餅粕的蛋白含量優勢,加拿大的實驗表明,喂食菜籽餅粕和豆粕的奶牛產奶量可提高10%,菜籽餅粕的脂肪酸組成更加合理,鈣、鐵、鋅、硒等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