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冬閑田種植綠肥,養地不爭地,在耕作制度中并不擠占糧油用地。
以南方稻田種植紫云英為例。據統計,近年我國稻田面積3億多畝,冬閑面積約2億畝。南方稻區包括蘇、浙、滬、閩、贛、皖、湘、鄂、桂、豫等地,以生產雙季稻或一季稻為主,水稻收獲之后休閑期將近5個月。冬閑田的存在,嚴重影響耕地利用效率,浪費光熱資源,不符合現代農業對農田質量及環境的要求。
目前,湖南省水田面積將近4500萬畝,如果按水田三熟制、二熟制、一熟制計算,冬閑田達2700多萬畝。這些冬閑田質量普遍不佳,排水較好的田塊雜草叢生;排水不好的多為冬泡田,破壞土壤結構;而留高稈的稻田,焚燒稻草則嚴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
種過綠肥的農民都知道,“一年種綠肥,三年田不瘦”。湖南南縣三仙湖鎮萬元村農民“陳勞模”告訴記者,他從2008年連續種了6年紫云英,稻—綠輪作培肥了地力,兩季稻畝產由700公斤逐年提高到900公斤,減施40%化肥。
如果說,大量冬閑田通過種綠肥實現用養結合,那么在冬閑田較少的油菜主產區,也能采用油菜—綠肥立體種植來培肥地力。“陳勞模”在地里接受采訪時說,油菜與紫云英混播立體種植,可以采用聯合收割機同時收獲7~8成油菜籽、5成左右紫云英種子,紫云英盛花期鮮草畝產1000公斤左右,經濟效益明顯高于油菜單種,每畝增收約100~200元。
采訪中,記者也聽到農民“怕麻煩”之說。的確,綠肥種植與田管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此外,農戶分散經營難以使全程機械化等技術措施發揮效力。現實中,仍有不少人士心存誤解,一提到綠肥就想到占地,而忽略了綠肥在削減閑置地、建設耕地質量方面的戰略功能。
查閱文獻可知,我國綠肥蕭條之年,正是國外購買我綠肥種子最多之時。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日韓等國每年進口我國紫云英、苕子等綠肥種子,日韓農協將種子分發給農戶種植,用于采蜜、觀光、培肥地力。最多的一年,日韓從我國進口超過5000噸紫云英種子,可用于350萬畝農田。可以說,我國獨有的綠肥資源對日韓農業作出過很大貢獻。
相關專家認為,綠肥最值得國家補貼,現今雖納入財政部、農業部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試點,但補貼力度仍小,僅占補貼總資金量6%左右。同時,國家對綠肥種子基地統籌安排不足,招投標中的種子定價機制存在問題,導致價格波動過大,不僅沖擊綠肥生產,也影響了政府進一步補貼綠肥的決心。此外,不少地方對綠肥品種的區域適應性考慮不足,集中采購的種子不一定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導致綠肥長勢不好,降低了用戶種植興趣。
為此,他們建議,一是高度認識綠肥在削減閑置耕地中的戰略作用。二是國家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合理規劃綠肥生產,做好種子基地布局。三是加大補貼力度,改革補貼形式,由目前每畝補貼15~20元,改為補貼種植大戶、合作社適度規模種植,政府也可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向普通農戶提供統一供種、播種、管理、翻壓,發揮規模效應。四是加強科技支撐,對接科研成果,提升綜合配套技術能力。五是建立削減季節性閑置耕地的法律保障體系,通過懲罰機制,在法律層面矯正農戶“我愛種就種,我不種也不讓你種”等心理。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