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國際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并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藝研究》。
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具有重要藥用價值。三萜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對中樞系統和心腦血管具有顯著保護作用。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告訴記者,人參屬于遺傳背景極其復雜的異源四倍體。研究團隊綜合應用多種測序技術,成功構建了完整性高達99.3%的人參全基因組。此外,研究人員精確鑒定了48個端粒,并預測了24個著絲粒,顯著提高了人參基因組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精確度。
基于已構建的高完整性人參基因組,研究人員對人參三萜皂苷合成基因在異源四倍體形成過程中的不平衡進化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發現,串聯重復和近端重復在人參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同時,在人參中有一個亞基因組的基因比另一個亞基因組的基因更為活躍,存在亞基因組優勢現象。
“該研究為人參的遺傳研究、育種規劃,篩選優質人參種質資源,以及探索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路徑奠定了理論基礎。”李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