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鮮活樣本(調查研究)
木蘭溪是福建莆田的“母親河”。以前的木蘭溪水患頻仍,現在的木蘭溪河暢水清。從“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再到“生態之河”,木蘭溪的成功治理,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木蘭溪人水和諧新格局的構建,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鮮活樣本。
生態文明建設目的是造福人民。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長期以來,木蘭溪水患發生頻繁,治理木蘭溪是莆田人民的共同期盼,時任福建省領導的習近平同志對此十分掛念。習近平同志囑托,一定要使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變害為利、造福人民”不僅體現了木蘭溪治理的智慧,更彰顯了治理者的初心。為了將生態影響降低到最小,在習近平同志主導下,木蘭溪治理以“改道不改水”的方式減輕對原有水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河道水面,形成了城市內湖。這一舉措不僅有效提升了莆田城區水域面積及蓄洪能力,而且保護了城市水生態。實踐證明,為了人民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努力破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難題。
生態文明建設重在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但也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更加需要強調綜合治理理念、采取綜合治理措施。木蘭溪治理的經驗就在于既治理好水患,也注重生態保護;既實現水安全,也實現綜合治理。綜合治理理念在木蘭溪治理中得到了充分體現。20多年久久為功治理的成果,不僅包括木蘭溪防洪工程,還有治水帶來的百業興旺。比如,木蘭溪治理形成了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的“城市濕地”,使現代水利文明與木蘭陂古代水利文化融為一體,極大地改善了城鄉居民人居環境,對我國治水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的成功實踐證明,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發揮綜合治理的合力。
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科學精神。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離不開強大精神力量特別是科學精神的支撐。木蘭溪流域屬于沿海淤泥地質,在此基質上筑堤是木蘭溪治理時遇到的最大技術難題。無論是找權威水利專家幫助共同攻克難題,還是實地調研考察試驗結果、多次聽取并實地檢查治理方案和技術準備,“科學治水”的理念都始終貫穿于木蘭溪治理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科技先行、科學論證、科學施工成為木蘭溪治理的重要特色,對科學治水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實踐證明,生態文明建設要注重整體性和協調性,必須始終秉持科學精神,無論是決策、規劃,還是具體實施,都要朝著專業化和制度化方向努力。
(作者分別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區劃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