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報告分特邀主題報告、專題報告和學術交流報告三部分。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和視野,以翔實的資料、精辟的論述,起到了開闊科學視野、拓寬研究思路,啟發戰略性思考的作用。主題報告有中國科學院駱永明研究員的“我國土壤修復技術研發進展與需求”、中國農科院梅旭榮研究員的“轉型期農業科技的重點任務”、山東農科院劉兆輝研究員的“山東農業基本情況和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分析”、國家氣象中心毛留喜研究員“農業氣象業務現代化及平臺建設”和中國農科院朱昌雄研究員“水專項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進展、問題與趨勢”,中國農科院林而達研究員作了“巴黎協定與1.5℃溫控下的適應戰略”的專題報告。來自各省市自治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氣象系統的十幾位專家的學術報告,分別圍繞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農業生態安全、農業防災減災、農業污染控制、產地環境安全、基于“互聯網+”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系統等方向和問題,從不同的專業視角進行了科學的闡述解析,頗具新意和啟發性,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好評。會議還聽取了中國農業環境學會籌建情況的匯報。
本次會議對于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目標,戰略性解決農業環境科學問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訊員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