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布局與區域發展團隊分析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中國糧食產區的推廣現狀、存在問題,從農戶視角揭示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推廣過程中的阻礙力量、影響機制及提升路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技預測與社會改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上。
據李建平研究員介紹,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聯合國推行的一項環境友好型技術,能有效緩解農業面源污染。我國自2005年起開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但一些農戶使用該技術的積極性不高。
該研究基于681個糧食種植戶的微觀調研數據,利用實驗經濟學方法,實證分析了生產不確定性、社會學習對農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影響。研究發現,農戶普遍對生產不確定存在排斥的傾向,阻礙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傳播及采納,社會學習可緩解農戶的信息不對稱和技術學習成本,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的可預知性,可有效改善其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采納行為。該研究系統提出了影響農戶技術采納的理論機制,并運用大量調研數據進行了驗證;將實驗經濟學引入研究框架,克服了傳統問卷調研造成的數據調查不精確等弊端,為政府部門制定糧食產區的化肥減施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22.1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