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承擔、吳厚玖研究員主持的農業科技跨越計劃項目“甜橙高效栽培新技術體系的推廣與產業化”通過驗收。
據介紹,該項目以哈姆林甜橙新系、特羅維塔甜橙、奧林達夏橙新系、塔羅科血橙株心系4個早中晚熟配套的核心新品種為試材,集成配套甜橙高效栽培新技術體系,以“良種+良法”模式,開展示范推廣研究,超額完成了示范果園和輻射果園的試驗任務,平均畝產達到3200公斤,比對照果園增產55%,降低成本30%,年凈收益達2640元/畝,高于對照果園50%,與鮮食甜橙的凈收益相當,解決了種植加工柑桔效益低于鮮食柑桔的問題,為加工企業原料基地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該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帶動了重慶市30萬畝汁用甜橙果園的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提高了果農和業主種植加工果以及加工企業介入加工原料生產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將極大推動我國橙汁加工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通過項目實施,科研人員制定了《汁用甜橙質量等級標準》、《重慶加工甜橙高產節本栽培技術規程》、《重慶加工甜橙葉片營養診斷—平衡施肥技術規程》、《奧林達夏橙越冬保果技術規程》和《現代柑桔產業化幼樹撫育期管理規程》5個汁用甜橙品種高效栽培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舉辦技術培訓25次,培訓果農和技術員3615人次,發表相關論文11篇。
該項目提出了以樹為本的現代柑桔栽培新理念,以滿足樹體需求,培養健康樹,實現早結果,多結果,穩結果,結優質果和結果壽命長為目標,開發和集成了“選用優良品種和砧木、培育無病毒容器壯苗、生態建園、合理稀植、生草免耕、精準配方施肥、排蓄灌相結合、最少樹體修剪和病蟲害綜合防治”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甜橙高效栽培新技術體系,該項技術科學、簡易、省力、節本、環境友好,在42700畝甜橙果園試驗示范中成效顯著,同傳統的舊栽培模式相比,新技術體系大幅度提高了單產和果實品質,降低了生產成本,表現出極大優越性。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