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牽頭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任務“丹江口水源涵養區綠色高效農業技術創新集成與示范”啟動會在湖北十堰市舉行。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鄧干生、湖北省農科院巡視員熊建平、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海豐、環保所所長任天志及協同創新參與單位領導、專家約150人參加了啟動會。會議由環保所副所長周其文主持。
協同創新任務技術總師——環保所研究員楊殿林匯報了協同創新任務的總體目標、實施方案。該協同創新任務擬建立以綠色高效種養耦合技術為先導,以生態環境保護和特色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污染物阻控和氮磷面源污染消減為重點,通過技術創新與集成,構建水源涵養區綠色高效農業技術體系和長效機制,提升區域水源涵養功能、水質保護功能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功能,促進區域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任務總指揮王漢中強調,本任務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特色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既有利于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確保京津冀地區的用水安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有利于丹江口水源涵養區綠色高效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農民脫貧致富。王漢中希望,通過任務實施,要凝結形成7大成果。即水源涵養區全域農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的理論體系,先進、可行和實用的配套關鍵技術,管用的高科技產品,集成的示范樣板,并培訓一批科技骨干,宣傳推廣一批先進樣版和模式。
任天志表示,環保所將進一步全力推進協同創新任務,加強與兄弟單位的溝通協調,建立分工分層協調機制和任務實施動態監測機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落實好院黨組推進協同創新任務的要求,切切實實為任務實施區域農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通訊員 宋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