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了2017年度全省工作突出的駐村工作隊,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榜上有名,李俊博士獲工作突出的第一書記表彰。
油料所駐村工作隊自2015年10月入駐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以來,所黨政主要領導和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多次前往田鳳坪村調研指導工作,立足當地實際,結合油料所在科技、人才、平臺等方面優勢,確定了“科技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發展思路。
兩年多來,駐村工作隊積極落實上級和油料所扶貧工作部署,通過開展成果推廣、技術指導、示范種植,先后成立了種植、養殖等6個專業合作社,讓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據了解,2017年,該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比上年翻兩番,貧困戶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長三成,全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推廣先進技術 優化種植結構
工作隊針對山區特點,整合新技術、新成果,大力推廣了“油菜樹”“三超四省”“玉豆帶狀復合套種”等綠色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建設油料所試驗示范基地,推進當地種植結構優化。通過規劃種植區域、自籌資金設立種植補貼、采用保護價收購,建立起扶貧脫貧工作的長效機制。
目前,已在田鳳坪村初步形成了油菜、大豆、馬鈴薯、油茶和生態養殖五大主打產業和油料作物繁種基地。通過免費發放良種,引導全村發展優質油菜3000余畝、黑大豆700余畝,惠及600余戶農民,其中貧困戶近200戶。通過推廣新種植技術,油菜最高畝產量達600斤/畝以上,大豆單產比去年增加30-50%,實現了當地油菜產量和大豆種植效益翻一番的目標,每畝地年增收可達到1000元以上。
工作隊積極開展技術培訓。2017年以來,先后邀請各領域農業專家50余人次到村進行指導培訓,培訓農戶1000余人次。開展病蟲害防治,通過發放馬鈴薯、大豆病蟲害防治農藥,有效控制了馬鈴薯晚疫病和大豆根腐病的發生,為全村挽回約100余萬元的農戶直接經濟損失。
發展新型產業 帶動全面發展
針對田鳳坪村村企數量少、發展緩慢等問題,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商討,帶領村干部和致富能人到江蘇句容、湖北武漢等地學習先進發展經驗,制定了村級產業鼓勵獎補政策,建立了年度扶貧先鋒企業評選制度。
2017年以來,在工作隊的引導和支持下,先后開通了屯堡鄉第一家村級快遞服務中心,引進了恩施市福硒大蒜專業合作社、恩施市睿豪家具加工廠等企業,成立了硒農牧業農村電子商務中心等電商平臺,這些企業每天解決近50人的就業問題。
工作隊利用田鳳坪村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通過農旅結合,發展鄉村旅游。2017年3月,通過舉辦 “油菜花旅游節”等活動,吸引到村里游客2000余人次,帶動村里新開農家樂2家。通過免費給村民發放5萬株牡丹和芍藥苗,建設村口實景花園和“318”公路沿線牡丹花長廊,努力打造武陵山區花海第一村。
穩定銷售市場 增加農民收入
針對村里油菜、紅薯、土豆等作物種植分散、不集中、不成規模,導致農產品收購成本高、銷售困難的問題,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系農產品收購公司企業,商定村企合作方案,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
目前,已與種子公司簽訂油菜、大豆中長期收購合同,油菜、大豆分別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進行收購。在無莖豆和大蒜種植上,也與相關企業達成合作意向。2017年5至7月,油料所從田鳳坪村回收油菜籽近50噸、大豆近10噸,為村里農戶帶來收入35萬余元。
工作隊還積極幫助村里拓展其他優質農副產品銷路,累計為村里銷售雞蛋10萬余枚、土雞2000多只、土豬20多頭、羊20余頭、土豆4000多斤及其他各類農產品2000多斤,為村里農戶帶來收益30余萬元。
維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該村大坪組有約100余畝土地因煤礦開采、硫磺冶煉、石灰煅燒形成高低不平、重金屬和有害物質超標的廢棄地,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和身體健康。工作隊一方面利用自身科技優勢,采用植物修復技術、廢物循環利用技術等制定土地污染修復方案和技術路徑,另一方面申請環保項目資金。通過近兩年的努力,100畝廢棄礦渣地變成了綠洲,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工作隊還幫助解決了村里養殖合作社禽畜糞便的處理問題,為發展鄉村旅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