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穗粒類收獲機械創新團隊研制的油菜分段聯合收獲技術裝備取得重要技術突破,2019年首次實現批量生產銷售,2020年在多地開展大面積的示范推廣,成效顯著,各地農戶和農機推廣部門表現出強烈的購買和推廣意愿。
割曬作業
撿拾收獲
據了解,我國油菜種植區域廣泛,種植制度多樣,單一收獲方式難以滿足復雜的生產需要,聯合收獲損失率高、適應性差、收獲青籽影響菜油品質等因素致使聯合收獲發展緩慢,同時,適合稻油輪作區小田塊、高大油菜的分段收獲技術裝備缺乏。團隊首席吳崇友研究員帶領團隊成員通過多年持續攻關,創新了大傾角單邊輸送、割幅內鋪放割曬技術,通過增大鋪放口空間,優化參數,解決了高大、高密、倒伏油菜的側向割幅內鋪放和首行開道技術難題;創新了雙節齒帶撿拾和彈性阻尼仿形技術,解決了莖稈回帶、籽粒隙漏和地面實時仿形難題,提高了拾禾和撿拾能力,以及對割茬高度和割曬方式適應性,降低撿拾損失;采用模塊化接口技術,將通用低地隙履帶式聯合收割機底盤與油菜割曬臺、撿拾臺和聯合收獲割臺與進行組配,構建1+3成套裝備,在一套裝備上實現了分段與聯合收獲方式的轉換,用戶根據生產規模和收獲時氣候等因素自主選擇適宜的油菜收獲方式,而且油稻麥兼用。分段收獲對高大、倒伏、高產油菜適應性強,收獲總損失率下降到7%以下,比現在聯合收獲降低5~10個百分點,充分利用后熟作用,收獲籽粒無青籽,保證菜籽油品質,籽粒水分低無需烘干,隨著種植規模擴大,優勢愈發顯著;而聯合收獲對于小田塊所具有的方便快捷優勢也是無法替代的,1+3收獲成套裝備比現有裝備利用率提高220%,購置成本降低50%以上。
油菜分段聯合收獲技術裝備攻克了油菜機收長期以來存在的技術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油菜產業提質增效、提高競爭力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相關技術成果已銷往四川、安徽、江蘇等地。四川省天府菜油重大推廣項目將“兩段機收”作為核心內容,提高購機補貼比例;安徽省當涂縣等通過油菜項目縣補足資金推動1+3收獲裝備推廣應用;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將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獲列為全面推廣技術。(通訊員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