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真菌毒素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加工所所長戴小楓在大會講話指出,此次成立聯盟并舉行大會得到了國內業界的大力支持,也吸納了國際真菌毒素防控研究領域頂級專家的參與,這既是對加工所在真菌毒素研究與防控方面取得的進步、成績的肯定,也是國家真菌毒素防控科技創新聯盟下一步開展工作的基礎和力量。他表示,在此次大會上,希望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們相互交流、學習,集全國之力,圍繞小麥、玉米、水稻、花生等大宗糧油作物田間、收獲、貯藏、加工等環節,整合國內研究力量開展協同創新,開展糧油真菌毒素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控制技術研究,促進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減少真菌毒素帶來的糧食損失、經濟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羅斌表示,真菌毒素污染是食物和飼料中最突出的質量安全問題之一,是全世界共同關注和需要攻克的難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真菌毒素防控工作,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重大專項中對真菌毒素污染的篩查識別、跟蹤評價與關鍵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做了相應部署,推動協同創新。加工所此次倡導成立真菌毒素防控科技創新聯盟并召開第一屆全國真菌毒素大會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真菌毒素綜合防控技術的“合作研究、聯合攻關、成果共享”構建了一個長效合作機制,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真菌毒素防控科技交流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
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王述民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在真菌毒素防控研究領域先后主持了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等一系列重大專項,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產品真菌毒素全產業鏈防控和脫毒理論與技術體系,大大提高了真菌毒素防控效果。
據悉,國家真菌毒素防控科技創新聯盟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牽頭、10家副理事長單位、15家常務理事單位、33家成員單位和44位個人成員共同組成。第一屆中國真菌毒素大會圍繞“減少中國食品中的真菌毒素,保護消費者健康”的主題,就食品和飼料中真菌毒素及其產毒菌污染現狀、形成與調控機理,脫毒、檢測與監測、防控技術和毒性研究進行了深入研討。
國際真菌毒素學會主席Antonio F. Logrieco博士、秘書長Rudolf Krska博士、日本菌物學會主席ShoheiSakuda博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教授、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杏忠研究員、加工所劉陽研究員等領導和專家出席大會。(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