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7日,由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共同主辦、河南農業大學承辦的“黃淮麥區小麥遺傳改良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和陜西等省從事小麥遺傳改良的60余名專家參加了論壇。
黃淮地區是我國小麥主產區,小麥產量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對全國夏糧生產發展和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論壇舉行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程順和、趙振東,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教授,中國農科院李立會研究員,河南省農科院許為鋼研究員和河南農業大學郭天財教授等7位專家分別在論壇上作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各抒己見,探討黃淮麥區小麥遺傳改良方向及其策略,致力破解育種瓶頸,提升育種水平,為黃淮麥區糧食豐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此次論壇對我國糧食生產和小麥遺傳改良所面臨的形勢、今后一個時期小麥遺傳改良的主要目標、產量和品質的協同改良、高產與高效、抗病育種與減少農藥使用、傳統育種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融合、優異種質的創制途徑、骨干品種的使用與抗源單一化的挑戰、黃淮麥區小麥遺傳改良的瓶頸與破解策略、當前小麥遺傳改良重點研究課題及其優先序等形成了共識,為規劃“十三五”有關研究提供了思路。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院士、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程順和院士、山東省農科院趙振東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其信教授,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肖世和研究員,以及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夢飛、省農業廳副廳長薛豫宛、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譚金芳出席論壇開幕式。(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