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鴿子推動大產業 鴿業插上科技翅膀
11月17 -18日,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副院長李金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汪學軍、畜牧業司副司長孔亮,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長任天志,北京市農委副主任馬榮才等領導出席大會。會議由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文杰主持。
李金祥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際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鴿業作為新興產業,已成為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成為特種養殖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好項目,也是我國產業精準扶貧的好選擇。
李金祥要求,鴿業聯盟要堅持問題導向,實施創新驅動。一是在遺傳育種、營養飼料、疾病防治等方面開展協同攻關,合力攻克肉鴿養殖關鍵技術;二是要創新管理機制,提高聯盟運行效率;三是要推進科企合作,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四是牧醫所作為聯盟牽頭單位要務實推進鴿業重大問題的協同創新,健全完善協作機制,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切實推動我國鴿業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牧醫所所長秦玉昌報告了聯盟成立的背景、籌備過程及下一步工作設計。
據悉,我國肉鴿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蓬勃發展,現存欄父母代種鴿4500萬對,年出欄商品肉鴿6億只,鴿蛋8億枚,飼養量占世界的80%以上,肉鴿已成為繼雞、鴨、鵝之后的第四大家禽品種。鴿肉營養豐富, 我國民間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鴿蛋更是滋補佳品,被稱為“動物人參”,富含腦黃金DHA。國家鴿業科技創新聯盟是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框架下成立的專業聯盟,首批成員由23家中央及地方科研院校、4家省級技術推廣部門和58家鴿業相關企業共85家單位組成,牧醫所擔任理事長單位。聯盟的宗旨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導,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凝聚全國鴿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資源,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并舉策略,建設鴿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基地,從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肉鴿產品、標準、專利的大量產出及市場化,推動我國鴿業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升。(通訊員 高冰清)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