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煙草研究所與云南產區、工業公司共同完成的“保山特色優質煙葉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了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項目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實現了工、商、研的深入合作,形成了系統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為今后以綠色生態煙葉開發為核心的特色農產品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項目在農藥殘留關鍵控制節點、重金屬鎘試紙條快速檢測技術、煙草病毒病生防菌株篩選、煙葉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標準、農業系統生物防治技術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在煙葉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研究方面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
據介紹,該項目立足于保山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圍繞影響煙葉質量安全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兩大核心目標,創新了高黎貢山綠色生態煙葉生產模式,集成組裝并逐步推廣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態控制為主要措施的煙草有害生物綜合控制技術體系,實現了烤煙、水稻、油菜高效農業綜合生態防控,全面提升了保山煙葉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水平,促進了烤煙與其它農作物的協同發展。修訂和完善了以提高煙葉質量安全為中心,涵蓋病蟲害預測預報規范、農藥合理使用規范、病蟲害綜合防治規范、煙葉安全生產規范、煙草生產GAP等內容的《保山烤煙綜合標準體系》。
2010-2012年,項目成果在保山煙葉生產中累計推廣60萬畝,農藥施用量減少30%左右,每年施用次數平均減少1.5次,化學農藥投入減少702萬元,有效控制了煙草病蟲害發生為害,顯著降低了煙葉農藥殘留,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2013年,項目所在的騰沖縣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在煙草、油菜、水稻及其它高效經濟作物上全面開展了性誘劑誘捕、蚜繭蜂生物防治和黃板誘蚜性誘劑等綜合措施,為特色品牌農產品生產開辟了先河。(通訊員 遲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