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發展趨勢與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辦。會議旨在落實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加強風險評估實驗室管理的年度工作任務,以科技支撐質量興農為主題,探討學科方向優化和學科交叉融合路徑,提升全院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學科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前瞻性。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趙巖深入解讀了現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工作思路與重點任務,要求緊密結合產業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科學研究,強化隊伍建設,強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生產消費的支撐作用。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科普與應急處處長孔巍系統介紹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推廣體系建設思路,并提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成果凝練與轉化、營養健康科普等工作的建議。
會上,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復旦大學、東南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緊跟質量安全領域前沿發展趨勢,密切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交叉學科屬性,分別以農產品品質評價、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模型及不確定度分析、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前沿趨勢、基于毒性通路的食品典型污染物危害識別研究與思考、風險交流的原則與技巧為主題作學術報告。相關報告從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衛生統計、食品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跨領域視角,為全院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學科增長點培育與研究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參會代表分組圍繞學科發展現狀、產業需求、未來發展思路等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研究提出加強全院農產品質量安全學科建設的建議,持續穩步發展的學科建設新路徑。一是要注重系統性和整體性,以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為出發點,以全面支撐產業發展為落腳點,分析產業鏈各環節質量安全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圍繞基礎理論、核心技術、產業應用等方向進行系統性布局,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生產、消費提供全方位保障。二是要注重前瞻性、引領性,持續跟蹤世界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發展趨勢,合理布局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技術發展方向。三是要注重差異化與特色化,密切把握授權風險評估領域的重大需求,準確研判自身基礎與優勢,明確應培強的優勢研究方向、應培優的特色研究方向、應培植的前沿交叉研究方向。
院屬相關研究所所領導、科研處負責人,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主任、風險評估創新團隊首席等120余人參會。(通訊員 官濤)